藎草屬(學(xué)名:Arthraxon Beauv),是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科植物,約20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片扁平,闊,心形;總狀花序指狀排列或緊接;小穗成對或單生,一無(wú)柄而結實(shí),常有芒,與軸節一起脫落,有柄的倘存在時(shí)中性,但常退化成一柄著(zhù)生于無(wú)柄小穗的基部;實(shí)性外稃膜質(zhì)或基部稍硬,全緣或2齒裂,常有一背生的芒由近基部發(fā)出。

分布于東半球熱帶地區,中國有10種,分布極廣,其中藎草 A. hispidus(Thunb. )Makino ,喜生于水邊或陰濕地上,枝葉可煮成黃色染料,并入藥。

中文名

藎草屬

莎草目(Cyperales)

植物界

高粱族(And ropogoneae)、藎草亞族

門(mén)

被子植物門(mén)(Magnoliophyta)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亞綱

鴨跖草亞綱(Commelinidae)

拉丁學(xué)名

Arthraxon Beauv

亞目

2003年APGII分類(lèi)法將原來(lái)分在在莎草目、鴨跖草目中的部分科合并為禾本目((Poale)

禾本科(Poaceae)

亞科

禾亞科(Agrostidoideae)

藎草屬(Arthraxon Beauv.)

世界15種,中國6種

分布區域

東半球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命名者及年代

Beauv,1812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纖細草本。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心形,抱莖。葉片表皮硅質(zhì)體為短啞鈴形、十字形、近半月形或半邊凹形;氣孔副衛細胞為圓屋頂形至三角形;雙胞微毛頂細胞鈍或稍尖,長(cháng)于基細胞,脈間細胞結構多型,可作為分組特征。

總狀花序1至數枚在稈頂常成指狀排列;小穗成對著(zhù)生于總狀花序軸的各節,一無(wú)柄,一有柄。有柄小穗雄性或中性,有時(shí)完全退化僅剩一針狀柄或柄的痕跡而使小穗單生于各節;無(wú)柄小穗兩側壓扁或第一穎背腹壓扁,含一兩性小花,有芒或無(wú)芒,隨同節間脫落;第一穎厚紙質(zhì)或近革質(zhì),具數至多脈或脈不顯,脈上粗糙或具小剛毛,有時(shí)在邊緣內折或具篦齒狀疣基鉤毛或不呈龍骨而邊緣內折或稍?xún)日?;第二穎等長(cháng)或稍長(cháng)于第一穎,具3脈,對折而使主脈成2脊,先端尖或具小尖頭;第一小花退化僅剩一透明膜質(zhì)的外稃;第二小花兩性,其外稃透明膜質(zhì),基部質(zhì)稍厚而自該處伸出一芒,全緣或頂端具2微齒;內稃微小或不存在;雄蕊2或3;柱頭2,花柱基部分離;鱗被2,折疊,具多脈。

藎草屬

穎果細長(cháng)而近線(xiàn)形,染色體x=9, 10。

產(chǎn)地分布

藎草屬屬約20種,分布于東半球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中國有10種6變種。生于山坡草地陰濕處等地。

下級分類(lèi)

藎草組Sect. Arthraxon

小葉藎草組Sect. Microarthraxon S. L. Chen et Y. X. Jin

無(wú)篦齒組Sect. Monostrichi S. L. Chen et Y. X. Jin

三蕊藎草組Sect. Triandroarthraxon S. L. Chen et Y. X. Jin

篦齒組Sect. Tristichi S. L. Chen et Y. X. Jin.

屬模式種

藎草Arthraxon ciliaris Beauv.=A. hispidus (Thunb.)Mak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