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自衛隊(Japan Air Self-Defense Force),是日本自衛隊下面的空中武裝部隊。其主要由航空兵、防空導彈及雷達警戒部隊組成,編制、武器都偏重防衛,不配備具有侵略性的戰略轟炸機、彈道導彈、空中加油機等。

2020年1月5日,日本航空自衛隊擬改名為"航空宇宙自衛隊",2023年之前完成改名。 2020年5月8日,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表示,日本航空自衛隊將成立一個(gè)新部門(mén)--宇宙作戰隊,初期成員約20人。

2022年12月消息,日本政府已決定,將航空自衛隊的名稱(chēng)改為“航空宇宙自衛隊”,這將是1954年航空自衛隊成立以來(lái)首次改名。

中文名

日本航空自衛隊

外文名

日文:日本航空自衛隊

創(chuàng )立時(shí)間

1954年7月1日

所屬?lài)?/span>

日本

駐軍總部

日本東京都新宿區市谷本村町

功能

防空,災害應對,安全保障

直屬

日本防衛省

人數

50324人(2013年)

航空幕僚長(cháng)

齊藤志和

種類(lèi)

空中武裝力量

主要武器

簡(jiǎn)介

日本航空自衛隊

日本航空自衛隊成立于1954年7月1日,它的成立象征以往分屬于陸海軍的航空隊正式成為獨立軍種。自蘇聯(lián)解體后,隨著(zhù)攸關(guān)日本??战煌ň€(xiàn)之臺灣問(wèn)題與中日領(lǐng)土爭議升溫,日本的空防重心從北方南移至九州島與琉球群島以加強地區防衛力量。[1]

日本作為一個(gè)島國,資源匱乏和戰略縱深不足是其兩大戰略弱點(diǎn)。因此,空中自衛隊的兩大基本目標就是遠海防空及保衛海上交通線(xiàn)。為建立遠海防空,其逐步實(shí)現了由專(zhuān)守防衛向積極防御的轉身。截止2013年,航空自衛隊共擁有5萬(wàn)余人,約200架F-15戰斗機,13架E-2C預警機,15架CH-47J直升機,用于防空的愛(ài)國者導彈,以及數量不等的E-767預警機和F-2戰斗機等。

日本航空自衛隊是一支空中與空防力量合一的部隊,規模不大,但武器裝備精良,人員訓練有素,是亞洲地區少數裝備F-15型戰斗機的國家之一,其空中截擊能力僅次于美國和以色列,并堪稱(chēng)是亞洲地區信息化程度首屈一指的空中力量。自衛隊現有4.55萬(wàn)人,370架作戰飛機,編成7個(gè)航空兵聯(lián)隊。地面防空部隊共有4個(gè)聯(lián)隊,擁有發(fā)射裝置120部,裝備17個(gè)"愛(ài)國者"地空導彈部隊。

該體制將是一個(gè)融國土防空、遠洋防空、陸地防空、海上防空和導彈防御為一體的防空體制,由偵察預警與指揮控制系統、外圍防空攔截系統、區域防空攔截系統、點(diǎn)防空系統和空中打擊系統等五個(gè)部分組成,形成既可攔截彈道導彈,又可攔截空襲飛機,同時(shí)還可對敵方重要設施進(jìn)行"先發(fā)制人"打擊的綜合作戰能力。

歷史

在日本航空自衛隊服役的飛機

世界各國獨立的空軍主要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而日本在這一時(shí)期其軍用航空器是作為海軍和陸軍的一部分以日本帝國陸軍航空隊和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的形式出現,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直沒(méi)有獨立的空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根據《日本國憲法》第二章第九條——“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于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家權力發(fā)動(dòng)的戰爭、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哲娂捌渌麘馉幜α?,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币虼爽F代從憲法上規定了日本不能擁有空軍。

1954年7月1日日本以警備的名義成立航空自衛隊,雖然日本航空自衛隊其功能上大部分與其他國家的空軍功能重疊,但名義上并不是日本的國家軍事組織,而是隸屬于日本政府的政府特別機關(guān)。

2020年1月5日,日本《讀賣(mài)新聞》發(fā)布獨家新聞稱(chēng),日本政府正準備將“航空自衛隊”更名為“航空宇宙自衛隊”,最快將于2021年完成更名。

2020年5月8日,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透露,日本航空自衛隊首支太空專(zhuān)門(mén)部隊“宇宙作戰隊”將于18日成立并舉行隊旗授予儀式,將負責監視對人造衛星構成威脅的太空垃圾和隕石。[7]

2022年12月消息,日本政府已決定,將航空自衛隊的名稱(chēng)改為“航空宇宙自衛隊”,這將是1954年航空自衛隊成立以來(lái)首次改名。[9]

規模

航空自衛隊的F-2與F-15戰斗機

航空自衛隊目前員額為47,097人(2011年3月統計),現有主要飛機及數量如下:戰斗機

日本國產(chǎn)F-2戰斗機

F-4EJ改幽靈II(phantom II)有

54

F-15J、F-15DJ有

201

架(J型

157

架,DJ型

44

架)

F-2有

92

偵察機

航空自衛隊王牌F-15戰斗機

RF-4EJ幽靈II(phantom II)有

27

架空中預警機

航空自衛隊的E-767大型預警機

E-2C有

13

E-767有

4

運輸機

C-1有

25

C-130H有

16

C-2運輸機

教練機

航空自衛隊KC-767空中加油機

T-3有

50

T-4有

212

運輸直升機

航空自衛隊從美軍購買(mǎi)的CH-47J直升機

UH-60J黑鷹有

31

CH-47有

15

架s

組織

航空幕僚監部

(參謀部)

日本航空自衛隊組織機構

1.總務(wù)部

總務(wù)課、會(huì )計課

2.防衛部

防衛課、裝備體系課、情報通信課、設施課

3.裝備部

裝備課、補給課、整備課

4.技術(shù)部

技術(shù)課

5.人事教育部

人事計畫(huà)課、補任課、厚生課、援護業(yè)務(wù)課、教育課

日本航空自衛隊

6.運用支援情報部

運用支援課、情報課

7.監理監察官

8.首席法務(wù)官

9.首席衛生官

10.航空系統通訊隊(市谷)

11.航空安全管理隊(立川)

12.航空警務(wù)隊(市谷)

13.航空中央業(yè)務(wù)隊(市谷)

航空自衛隊的F-4戰斗機

14.航空機動(dòng)衛生隊(小牧)

15.航空中央音樂(lè )隊(立川)

16.航空自衛隊干部學(xué)校(目黑)

17.自衛隊三澤醫院(三澤)

18.自衛隊岐阜醫院(岐阜)

19.自衛隊那霸醫院(那霸)

航空總隊

1.司令部:東京都府中市

2.司令部飛行隊(橫田基地)

⑴偵察航空隊(百里基地)

日美共同研發(fā)的F-2戰斗機

防衛部、監理班、人事班、裝備班、安全班

⑵第501飛行隊(目前唯一配備戰術(shù)偵察機的飛行隊)

⑶偵察整備隊

⑷偵察情報處理隊

3.警戒航空隊(濱松基地)

⑴隊本部(三澤機場(chǎng))

防衛部、監理班、人事班、裝備班、安全班

⑵飛行警戒監視隊(E-2C)

①第1整備群

航空自衛隊KC-767空中加油機

隊本部(濱松)

⑶飛行警戒管制隊(E-767)

②第2整備群

⑷飛行教導隊(新田原基地)

F-15J/DJ 8架,每一架戰機都有單獨的命名和涂裝。

⑸高射教導隊

⑹基地警備教導隊

隊本部

日本航空自衛隊YS-11運輸機

①第1教導隊

②第2教導隊

③基地防空教導隊(千歲基地)

④整備隊

北部航空方面

北部航空方面隊

1.司令部:青森縣三澤基地

2.北部航空音樂(lè )隊(三澤基地)

3.北部航空設施隊(三澤基地)

第2航空團

1.第201飛行隊(北海道千歲)

F-15J/DJ 24架[2]

2.第203飛行隊(北海道千歲)

F-15J/DJ 24架

第3航空團

1.第3飛行隊(青森縣三澤)

F-2A/B 20架

2.第8飛行隊(青森縣三澤)

F-2A/B 20架

北部航空警戒管制團

1.司令部:三澤基地

監理部、人事部、防衛部、裝備部

2.北部防空管制群(三澤基地)

⑴防空管制隊

⑵警戒通信隊

⑶第18警戒隊(稚內分屯基地)

⑷第26警戒隊(根室分屯基地)

⑸第28警戒隊(網(wǎng)走分屯基地)

⑹第29警戒隊(奧尻島分屯基地)

⑺第33警戒隊(加茂分屯基地)

⑻第36警戒隊(襟裳分屯基地)

⑼第37警戒隊(山田分屯基地)

⑽第42警戒群(大湊分屯基地)

⑾第45警戒群(當別分屯基地)

⑿第1移動(dòng)警戒隊(千歲基地)

⒀整備隊(三澤基地)

第3高射群

1.司令部:北海道千歲基地

⑴指揮所運用隊

⑵整備補給隊

⑶第9、10高射隊(千歲基地)

⑷第11、24高射隊(長(cháng)沼分屯基地)

第6高射群

1.司令部:青森縣三澤基地

⑴指揮所運用隊

⑵整備補給隊

⑶第20、23高射隊(八云分屯基地)

⑷第21、22高射隊(車(chē)力分屯基地)

中部航空方面

⒈司令部:埼玉縣入間市

⑴硫磺島基地隊

第6航空團

⑴第303飛行隊(石川縣小松)

F-15J/DJ 21架

⑵第306飛行隊(石川縣小松)

F-15J/DJ 18架

第7航空團

⑴第302飛行隊(茨城縣小美玉市百里)

F-4EJ 27架

⑵第305飛行隊(茨城縣百里)

F-15J/DJ 21架

中部航空

警戒管制團

⒈司令部(入間基地)

監理部、人事部、防衛部、裝備部

⒉中部防空管制群(入間基地)

⑴防空管制隊

⑵警戒通信隊

⑶整備補給群(入間基地)

整備隊、車(chē)輛器材隊、補給隊

⑷基地業(yè)務(wù)群(入間基地)

設施隊、通信隊、管理隊、業(yè)務(wù)隊、會(huì )計隊、衛生隊

⑸第1警戒群(笠取山分屯基地)

⑹第5警戒隊(串本分屯基地)

⑺第22警戒隊(御前崎分屯基地)

⑻第23警戒群(輪島分屯基地)

⑼第27警戒群(大瀧根山分屯基地)

⑽第35警戒隊(經(jīng)岬分屯基地)

⑾第44警戒隊(峰岡山分屯基地)

⑿第46警戒隊(佐渡分屯基地)

⒀第2移動(dòng)警戒隊(入間基地)

第1高射群

1.司令部:埼玉縣狹山市

指揮所運用隊

⑴整備補給隊

⑵第1高射隊(習志野分屯基地)

⑶第2高射隊(武山分屯基地)

⑷第3高射隊(霞浦分屯基地)

⑸第4高射隊(入間基地)

第4高射群

1.司令部:岐阜縣各務(wù)原市

⑴指揮所運用隊

⑵整備補給隊

⑶第12高射隊(饗庭野分屯基地)

⑷第13、15高射隊(岐阜基地)

⑸第14高射隊(白山分屯基地)

西部航空方面

1.司令部:福岡縣春日市

2.西部航空方面隊司令部飛行隊

第5航空團

⑴第301飛行隊(新田原)

F-4EJ 32架

第8航空團

⑴第6飛行隊(福岡縣筑城基地)

F-2A/B 20架

西部航空警戒管制團

1.司令部:春日基地

監理部、人事部、防衛部、裝備部

2.西部防空管制群(春日基地)

⑴防空管制隊

⑵警戒通信隊

3.整備補給群(春日基地)

⑴整備隊、補給隊

⑵基地業(yè)務(wù)群(春日基地)

⑶設施隊、通信隊、管理隊、業(yè)務(wù)隊、會(huì )計隊、衛生隊

⑷第7警戒隊(高尾山分屯基地)

⑸第9警戒隊(下甑島分屯基地)

⑹第15警戒隊(福江島分屯基地)

⑺第17警戒隊(見(jiàn)島分屯基地)

⑻第19警戒隊(海栗島分屯基地)

第2高射群

1.司令部:春日基地

⑴指揮所運用隊

⑵整備補給隊(蘆屋基地)

⑶第5、6高射隊(蘆屋基地)

⑷第7高射隊(筑城基地)

⑸第8高射隊(高良臺分屯基地)

西南航空混合團

1.司令部:沖繩縣那霸市

第9航空團

⑴第204飛行隊(沖繩那霸)

F-15J/DJ 23架

⑵第304飛行隊(沖繩那霸)

F-15J/DJ 17架

⑶西南支援飛行班

西南航空警戒管制隊

1.司令部:沖繩縣那霸市

⑴防空管制隊

⑵警戒通信隊

⒉南西防空管制群

⑴第53警戒隊(宮古島分屯基地)

⑵第54警戒隊(久米島分屯基地)

⑶第55警戒隊(沖永良部島分屯基地)

⑷第56警戒群(與座岳分屯基地)

⒊第4移動(dòng)警戒隊

⑴奄美通信隊(奄美大島分屯基地)

⑵整備隊

第5高射群

1.司令部:沖繩縣那霸市

⑴指揮所運用隊

⑵整備補給隊

⑶第16、18高射隊(知念分屯基地)

⑷第17高射隊(那霸基地)

⑸第19高射隊(恩納分屯基地)

第9航空團

日本在沖繩成立第9航空團:欲用40架戰機對抗中國(圖)

據日本新聞網(wǎng)消息,日本航空自衛隊第9航空團2016年1月31日上午在沖繩縣那霸基地舉行成立儀式。這是日本自衛隊相隔半個(gè)世紀以來(lái)新成立的一個(gè)飛行團,旨在加強日本西南諸島與空域的防衛。日本傳媒聲稱(chēng),這是為了應對中國進(jìn)入“釣魚(yú)島領(lǐng)?!?、加強日本在西南諸島防衛力量的一環(huán)。日本航空自衛隊原在沖繩縣那霸基地部署有一個(gè)飛行隊,共有20架戰機。第9航空團成立后,日本從福岡基地調集了一個(gè)飛行隊駐守那霸基地,使得那霸基地擁有了40架戰機。[3]

宇宙作戰隊

2020年5月8日,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表示,日本航空自衛隊將成立一個(gè)新部門(mén)——宇宙作戰隊,初期成員約20人。2020年5月18日,日本宇宙作戰隊將在航空自衛隊府中基地正式成立。主要任務(wù)是監控宇宙垃圾、隕石和人工衛星,“宇宙作戰隊的活動(dòng)會(huì )逐步擴大,這是一個(gè)非常重要的新領(lǐng)域”。。[8]

軍事基地

北海道

千歲基地(千歲市)

長(cháng)沼分屯基地(夕張郡長(cháng)沼町)

日本航空自衛隊軍事基地

千歲基地(札幌市東區)

稚內分屯基地(稚內市)

網(wǎng)走分屯基地(網(wǎng)走市)

根室分屯基地(根室市)

當別分屯基地(石狩郡當別町)

奧尻島分屯基地(奧尻郡奧尻町)

襟裳分屯基地(幌泉郡襟裳町)

八云分屯基地(山越郡八云町)

東北地區

三澤基地(青森縣三澤市)

大湊分屯基地(青森縣陸奧市)

車(chē)力分屯基地(青森縣津輕市)

東北町分屯基地(青森縣上北郡東北町)

山田分屯基地(巖手縣下閉伊郡山田町)

加茂分屯基地(秋田縣男鹿市)

秋田分屯基地(秋田縣秋田市)

松島基地(宮城縣東松島市)

大瀧根山分屯基地(福島縣雙葉郡川內村)

關(guān)東地區

百里基地(茨城縣小美玉市)

熊谷基地(埼玉縣熊谷市)

關(guān)東地區

木更津基地(千葉縣木更津市)

立川分屯基地(東京都立川市)

十條基地(東京都北區)

市谷基地(東京都新宿區)

目黒基地(東京都目黑區)

府中基地(東京都府中市)

入間基地(埼玉縣狹山市)

霞浦分屯基地(茨城縣土浦市)

習志野分屯基地(千葉縣船橋市)

峰岡山分屯基地(千葉縣南房總市)

硫黃島分屯基地(東京都小笠原村)

武山分屯基地(神奈川縣橫須賀市)

佐渡分屯基地(新潟縣佐渡市)

新潟分屯基地(新潟市東區)

中部地區

靜濱基地(靜岡縣燒津市)

濱松基地(濱松市西區)

小牧基地(愛(ài)知縣小牧市)

岐阜基地(岐阜縣各務(wù)原市)

高藏寺分屯基地(愛(ài)知縣春日井市)

白山分屯基地(三重縣津市)

小松基地(石川縣小松市)

輪島分屯基地(石川縣輪島市)

御前崎分屯基地(靜岡縣御前崎市)

笠取山分屯基地(三重縣津市)

關(guān)西地區

奈良基地(奈良縣奈良市)

經(jīng)岬分屯基地(京都府京丹后市)

串本分屯基地(和歌山縣東牟婁郡串本町)

饗庭野分屯基地(滋賀縣高島市)

四國地區

橫田空軍基地司令部

美?;兀B(niǎo)取縣境港市)

防府北基地(山口縣防府市)

防府南基地(山口縣防府市)

高尾山分屯基地(島根縣松江市)

見(jiàn)島分屯基地(山口縣萩市)

土佐清水分屯基地(高知縣土佐清水市)

九州地區

筑城基地(福岡縣行橋市、筑上郡筑上町)

蘆屋基地(福岡縣遠賀郡蘆屋町、岡垣町)

春日基地(福岡縣春日市)

高良臺分屯基地(福岡縣久留米市)

關(guān)西地區

脊振山分屯基地(佐賀縣神埼市)

海栗島分屯基地(長(cháng)崎縣對馬市)

福江島分屯基地(長(cháng)崎縣五島市)

高畑山分屯基地(宮崎縣串間市)

下甑島分屯基地(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

新田原基地(宮崎縣兒湯郡新富町)

奄美大島分屯基地(鹿兒島縣奄美市)

沖永良部島分屯基地(鹿兒島縣大島郡知名町)

沖繩縣

琉球群島地區

那霸基地(那霸市)

恩納分屯基地(國頭郡恩納村)

久米島分屯基地(島尻郡久米島町)

知念分屯基地(南城市)

與座岳分屯基地(糸滿(mǎn)市)

宮古島分屯基地(宮古島)

軍銜

1.航空幕僚長(cháng)(上將)

日本航空自衛隊軍銜

2.空將(中將)

3.空將補(少將)

4.一等空佐(上校)

5.二等空佐(中校)

6.三等空佐(少校)

7.一等空尉(上尉)

8.二等空尉(中尉)

9.三等空尉(少尉)

10.準空尉(五級士官,一等士官長(cháng))

11.空曹長(cháng)(四級士官,二等士官長(cháng))

12.一等空曹(三級士官,上士)

13.二等空曹(二級士官,中士)

14.三等空曹(一級士官,下士)

15.空士長(cháng)(上等兵)

16.一等空士(一等兵)

17.二等空士(二等兵)

18.三等空士(三等兵,少年兵)

作戰程序

由偵察預警衛星、地面雷達和空中預警機嚴密監視敵方彈道導彈和戰機的活動(dòng),如判明敵空襲企圖后,由導彈預警衛星和預警機進(jìn)行測位,并通過(guò)自動(dòng)化指揮控制系統向擔負攔截任務(wù)的航空兵和防空導彈部隊發(fā)出作戰命令,首先對敵方導彈設施和機場(chǎng)實(shí)施打擊。

如果敵方導彈已經(jīng)發(fā)射,敵機已經(jīng)起飛,則將積極組織好攔截行動(dòng)。與此同時(shí),出動(dòng)預警機和加油機支援作戰飛機在遠??沼驅?shí)施攔截行動(dòng)。同時(shí),以部署在本土的陸、海、空自衛隊的各型防空導彈和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防空系統來(lái)攔截漏網(wǎng)的導彈和敵機,形成一個(gè)遠、中、近,高、中、低多層次的攔截系統。

歷任幕僚長(cháng)

日本航空自衛隊受日本防衛省指揮,其最高指揮官為航空幕僚長(cháng),相當于空軍總司令,官階空將(相當于空軍上將)。航空幕僚長(cháng)之下分成航空總隊,航空教育集團,航空支援集團以及航空開(kāi)發(fā)實(shí)驗集團。另外,還有補給本部、航空自衛隊醫院(即軍醫院)、航空自衛隊干部學(xué)校等單位。下列為歷任空自幕僚長(cháng)一覽表:

歷屆航空幕僚長(cháng)任期

上村健太郎

1954年7月-1956年7月

佐薙毅

1956年7月-1959年7月

源田實(shí)

1959年7月-1962年4月

松田武

1962年4月-1964年4月

浦茂

1964年4月-1966年4月

牟田弘國1966年4月-1967年11月

大室孟

1967年11月-1969年4月

緒形景俊

1969年4月-1971年7月

上田泰弘

1971年7月-1971年8月

石川

貴之

1971年8月-1973年7月

白川元春

1973年7月-1974年7月

角田義隆

1974年7月-1976年10月

平野晃

1976年10月-1978年3月

竹田五郎

1978年3月-1979年8月

山田良市

1979年8月-1981年2月

生田目修

1981年2月-1983年4月

森繁弘

1983年4月-1986年2月

田母神俊雄

大村平

1986年2月-1987年12月

米川忠吉

1987年12月-1990年7月

鈴木昭雄

1990年7月-1992年6月

石冢勛

1992年6月-1994年7月

杉山蕃

1994年7月-1996年3月

村木鴻二

1996年3月-1997年12月

平岡裕治

1997年12月-1999年7月

竹河內捷次

1999年7月-2001年3月

外薗健一朗

遠竹郁夫

2001年3月-2003年3月

津曲義光

2003年3月-2005年1月

吉田正

2005年1月-2007年3月

田母神俊雄

2007年3月-2008年10月

外薗健一朗

2008年11月-2010年12月

巖﨑茂

2010年12月-2012年1月

片岡晴彥

2012年1月-2013年8月

齊藤治和

2013年8月至今

隊伍狀況

日本航空自衛隊

目前,日本航空自衛隊已經(jīng)形成了由偵察機、預警機和地面雷達組成的偵察預警體系。航空偵察監視任務(wù)主要由第501偵察中隊承擔,防空司令部飛行隊也承擔一定的偵察監視任務(wù)。 501偵察中隊擁有12架RF-4EJKai型偵察機,它是在F-4"鬼怪"基礎上改裝而成,70年代投入使用。1992年,日航空自衛隊對其進(jìn)行了改裝,一是加裝KS-146B型相機,以進(jìn)行遠程斜視照相;二是加裝KS-95B、135A相機和D-500UR紅外、電子偵察系統,以提供實(shí)時(shí)圖像。防空司令部飛行隊裝備13架YS-11運輸機,其中2架加裝了J/ALQ-5干擾器,成為電子戰飛機,型號改為YS-E型。還有4架改裝ALR-1信號偵察設備,成為信號偵察飛機。最后改裝的兩架飛機在性能上有較大的提高,使用了性能更為先進(jìn)的J/ALR-2信號偵察設備,達到了電子戰飛機的水平。在2003年10月,航空自衛隊就是使用該型偵察機監視朝鮮彈道導彈的發(fā)射。

空中預警機承擔日本航空自衛隊主要的空中預警任務(wù)。1977年,日航空自衛隊開(kāi)始從美國引進(jìn)E-2C預警機,1983年在三澤空軍基地組建臨時(shí)警戒航空隊。目前,日航空自衛隊共有13架E-2C預警機,主要在日本北部、東北部及日本海中部進(jìn)行空中巡邏,但主要用于海上,而且使用范圍較窄。

冷戰結束后,尤其是在當前恐怖襲擊日趨加劇的情況下,日本認為它面臨的空中威脅不斷擴大,威脅的種類(lèi)日趨增多。為擴大預警范圍,90年代末,日航空自衛隊開(kāi)始向美國訂購了性能更為優(yōu)越的E-767大型預警機。在2000年初,4架E-767預警機全部交付,并投入現役使用。該機進(jìn)行空中加油后,可保持24小時(shí)空中警戒,能完全滿(mǎn)足日航空自衛隊"洋上防空"的要求。

除此之外,航空自衛隊還擁有28個(gè)地面雷達站,用于空襲預警。目前所使用的雷達主要包括J/TPS-100、101,J/FPS-1、-2和-3等型三坐標雷達,雷達最大探測距離650千米。其中,J/FPS-3型雷達最先進(jìn),采用有源相控陣技術(shù),可對無(wú)線(xiàn)電制導導彈發(fā)出誘餌電波,進(jìn)行反導彈電子戰。

2019年12月20日,日本政府的內閣會(huì )議上敲定了該國2020年預算案,該預算案超過(guò)100萬(wàn)億日元。由于新加入了用于監視宇宙空間的“宇宙作戰隊”和“網(wǎng)絡(luò )防護隊”的建設費用,防衛費達5.31萬(wàn)億日元(約合512億美元),創(chuàng )歷史新高。

發(fā)展方向

日英共同訓練

日本航空自衛隊的空中預警指揮機已達到世界領(lǐng)先水平,但是這些設施主要還是用于對空襲飛機的偵察監視和預警,對彈道導彈襲擊的預警能力很弱。為提高對彈道導彈襲擊的預警能力,日航空自衛隊主要加強以下幾個(gè)方面的發(fā)展。

首先,積極發(fā)展偵察衛星,提高導彈預警能力。原日本防衛廳已獲準在2003年斥資12.5~20.5億美元,研制和發(fā)射4顆"北極"系列多用途情報收集衛星,包括2顆光學(xué)偵察和2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2003年3月,兩顆衛星(光學(xué)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各一個(gè))已經(jīng)成功發(fā)射,它們具有可分辨地面1米大小的物體,如卡車(chē)和轎車(chē)等的能力。同年11月,后兩顆衛星由于火箭爆炸發(fā)射失敗,兩顆衛星被毀。日本計劃2009年再發(fā)射4顆能分辨地面50厘米大小物體的新一代偵察衛星,以求提高"視力"。根據這一計劃,到2010年,日本至少將擁有8顆偵察衛星,其戰略偵察和預警能力將大幅度提高。

其次,發(fā)展無(wú)人偵察飛機和高性能遠程偵察機,提高偵察效能。日本防衛廳2003年撥款2.6億日元開(kāi)展無(wú)人偵察機研究。所研制的無(wú)人機的翼展為46米,與波音-767飛機的翼展相同,將配備光學(xué)相機、雷達和紅外搜索裝置等,要求即使在公海上飛行也能拍攝位于朝鮮半島內陸地區的軍事設施。按計劃,該機在2003年開(kāi)始方案設計,進(jìn)行風(fēng)洞試驗。除此之外,日航空自衛隊還將購買(mǎi)2架高性能遠程偵察機。該新型偵察機可不著(zhù)陸連續飛行12000千米,能從日本飛到馬六甲海峽再返回日本。

日本航空自衛隊

第三,盡快將2000年交付的4架E-767預警機投入實(shí)戰使用。據稱(chēng),該型機的使用將使日本航空自衛隊的防空效能提高30~35倍,攔截擊落來(lái)襲目標能力增加35%~150%。此外,航空自衛隊還對其13架E-2C預警機進(jìn)行改進(jìn),改進(jìn)后的E-2C將可服役到2020年,與E-767配套使用,以發(fā)揮彼此的優(yōu)勢。

第四,研制和換裝新型地面雷達,提高預警能力。航空自衛隊計劃,將在今年內將現有地面雷達全部換裝成性能優(yōu)越的J/FPS-3型固定三坐標雷達和J/TPS-102型移動(dòng)三坐標雷達,換裝后,其地面雷達將能有效跟蹤遠程高空和近程低空高速目標,預警時(shí)間將由目前的7分鐘提高到10分鐘。此外,日航空自衛隊還將研制J/FPS-X新型三坐標雷達。這種雷達自動(dòng)化程度高,預警能力強,能發(fā)現隱身飛機和戰術(shù)導彈,將于2010年左右裝備部隊,逐步替換現有的J/FPS-3雷達。

第五,改變當前艦隊編制,由“八八艦隊”向“十九”艦隊轉變,以新型16DDH或22DDH兩棲登陸艦(或稱(chēng)直升機航母)為編隊核心,形成新的海軍戰斗群,提高遠程戰斗力。[4]

日本航空自衛隊

在新世紀,日航空自衛隊武器裝備發(fā)展的重點(diǎn)是實(shí)現武器裝備遠程化、大威力化和高性能化,確保日本"有事"或日本周邊"有事"時(shí)能實(shí)施包括打擊敵國本土基地在內的遠洋防空作戰。具體發(fā)展計劃包括:

日本航空自衛隊

繼續裝備和改進(jìn)F-15J型戰斗機。日航空自衛隊目前已裝備200余架J和DJ型(教練機)F-15戰斗機,至2010年,計劃將總數增加到213架。屆時(shí),日航空自衛隊將全面進(jìn)入"F-15時(shí)代"。與此同時(shí),日航空自衛隊從1997年起開(kāi)始著(zhù)手對該型機進(jìn)行大規?,F代化改裝,改裝內容包括換裝改進(jìn)后的AsPG-63(V)1新型火控雷達、中央計算機和新型數據鏈,以加強空空和空地的通信聯(lián)絡(luò ),目前已改裝了4個(gè)中隊,從2003年開(kāi)始將對另3個(gè)中隊進(jìn)行改裝,改裝后飛機的壽命將延伸至2028年。

加緊換裝和發(fā)展機載武器系統,提高作戰效能。首先是發(fā)展空空導彈系統。鑒于目前裝備的雷達制導的"麻雀"AIM-7F中程導彈和紅外制導的"響尾蛇"AIM-9L空空格斗導彈兩種導彈技術(shù)已經(jīng)落后,日航空自衛隊將自行發(fā)展先進(jìn)的空空導彈。

在中距導彈方面,日本已研制成功了AAM-4。該型導彈是采用復合制導方式,總體性能接近或超過(guò)美制AIM-120中距導彈,具備發(fā)射后不管的功能,可攔截巡航導彈、空對地導彈等小型目標,且具有很強的抗電子干擾能力,2001年定型并大量裝備部隊使用。在近距格斗導彈方面,日本發(fā)展了AAM-3型空空導彈。該型導彈是9L型"響尾蛇"導彈的仿制和改進(jìn)型,但在機動(dòng)性、抗干擾性和目標捕獲能力都優(yōu)于"響尾蛇"導彈。

AAM-3 1991年就裝備部隊使用。此外,日航空自衛隊從1998年開(kāi)始研制XAAM-5新型短距空空導彈。該導彈采用紅外加成像的復合制導方式和推力矢量技術(shù),機動(dòng)性和抗干擾性將大為提高,計劃于2010年前研制成功并裝備部隊使用,逐步替換AAM-3格斗導彈。

三菱重工ATD-X“心神”隱形戰斗機模型

其次是發(fā)展空地(海)武器系統。日航空自衛隊所能使用的空對地(海)武器系統十分有限,其中,最先進(jìn)的武器就是在A(yíng)SM-1基礎上改進(jìn)的ASM-2空艦導彈。為進(jìn)一步提高作戰效能,日航空自衛隊正在發(fā)展ASM-3型超音速空艦導彈。該型導彈采用沖壓發(fā)動(dòng)機,將選用主動(dòng)和被動(dòng)雷達或紅外成像末段制導方式,射程達200千米,預計在2010年前后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積極引進(jìn)空中加油機,增大戰機的作戰半徑。根據日軍新的5年計劃(2001~2005年),日航空自衛隊將在2005年前,耗資1000億日元,引進(jìn)4架空中加油機。目前,已初步選定C-17、KC-10、KC-135和波音-767等型機為候選機型,但波音-767型機的可能性較大,原因是引進(jìn)后維修和零備件補給可與E-767型預警機和政府專(zhuān)機波音-767-400型機一并進(jìn)行。據分析,日航空自衛隊在2010年前裝備至少8架空中加油機。這可使作戰飛機的航程增加一倍以上。與此同時(shí),日航空自衛隊還將引進(jìn)3架中程運輸機,以提高遠程機動(dòng)作戰和遠洋防空作戰能力。

為抵御周邊國家的導彈襲擊,日本防衛廳在2004年度預算中,正式提出建立導彈防御系統的要求,并準備修改作為日本防衛力量基本方針的"防御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建設計劃(2001年至2005年),為發(fā)展導彈防御系統籌措資金。[5]

航自配備的美軍“愛(ài)國者”導彈防御系統

其發(fā)展的導彈防御系統將是陸、海、空三個(gè)自衛隊的聯(lián)合協(xié)同的戰區導彈防御系統,包括導彈預警系統、導彈攔截系統和指揮控制系統三個(gè)部分。預警系統除包括日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艦載AN/SPY-1A型相控陣雷達外,E-767和E-2C預警機和地面超視距雷達以及未來(lái)發(fā)展的偵察監視衛星將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導彈攔截系統,除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驅逐艦裝備的"標槍"Ⅲ防空導彈外,航空自衛隊的"愛(ài)國者"地空導彈將是導彈攔截的主力。

為完善日導彈防御系統,除日美兩國聯(lián)合研制火箭發(fā)動(dòng)機和導彈跟蹤系統等項目外,日航空自衛隊主要從事以下兩項發(fā)展工作:

一是發(fā)展"愛(ài)國者"Ⅲ型地空導彈,提高導彈攔截效率。海灣戰爭經(jīng)驗表明,"愛(ài)國者"Ⅱ型導彈雖具有一定的反導能力,但很不理想,攔截成功率不到20%。因此,日航空自衛隊計劃在2004年度撥款6.66億美元向美國購買(mǎi)6套改進(jìn)型"愛(ài)國者"Ⅲ型低空導彈系統,第一套系統將部署在東京地區,以保衛首都。根據日美兩國間的協(xié)議,日本將于2008年前完成防御系統的初步運行,2011年完成6套導彈系統的全面部署。[6]

航空自衛隊一直想購買(mǎi)的美制F-22戰斗機

目前,陸、海、空三軍的指揮控制系統各自為政,還沒(méi)有連成一體,嚴重制約聯(lián)合導彈防御能力的提高。為增強導彈防御能力,日軍決定將在未來(lái)5年內,將合并陸、海、空自衛隊的作戰指揮系統。日本防衛廳已在2001年引進(jìn)新一代中央指揮與控制系統,將陸、海、空自衛隊的指揮系統進(jìn)行聯(lián)網(wǎng)。該系統將由中央系統、陸上自衛隊參謀部、海上自衛隊參謀部、航空自衛隊參謀部以及情報支援等5大系統組成,配備超大型、智能化計算機中樞系統。該系統建成后,日本陸、海上和航空自衛隊可實(shí)現情報共享。

與此相適應,日航空自衛隊將進(jìn)一步完善現有的防空作戰指揮控制系統,重點(diǎn)是全面提高指揮通信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自1998年日三軍聯(lián)合"防衛數據通信網(wǎng)"正式啟用后,日航空自衛隊就開(kāi)始建設全航空自衛隊的指揮通信網(wǎng),把航空總隊作戰指揮系統、支援集團指揮系統和補給本部指揮系統連為一體,進(jìn)一步提高日航空自衛隊的指揮控制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為保證指揮信息的暢通,日航空自衛隊還制定各種安全制度,加強網(wǎng)絡(luò )防護能力。

日本航空自衛隊現役戰斗機

F-4戰斗機F-15戰斗機F-2戰斗機ATD-X‘’心神‘’戰斗機【試飛中】
F-35【第一架已完成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