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沿革
70年代之前

韓國海軍標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韓國這個(gè)獲得獨立地位的新國家在各方面都受到美國的大力協(xié)助,包括建軍。就如同日本海上自衛隊,韓國海軍在創(chuàng )設時(shí)期的兵力都是美國海軍在二次大戰期間建造、戰后多余釋出的除役艦,例如基林級驅逐艦(Gearing class)與桑納級(Sumner class)驅逐艦。70年代末至冷戰結束
70年代末期,韓國開(kāi)始發(fā)展本國造艦工業(yè),以替換服役已久的老舊美援艦艇。由于美國對韓國的支持一直十分穩定,加上韓國重工業(yè)與造船業(yè)基礎良好,因此發(fā)展自主國防的條件寬裕。1980年,韓國海軍、現代重工在美國JIMA公司的協(xié)助下,蔚山級護衛艦首艦蔚山號(FFK-951)下水,并于1981年1月1日服役,該級艦總共建造了九艘。同時(shí)東海級、浦項級也陸續加入到韓國海軍的行列中,但總體而言,此時(shí)的韓國海軍還是一支默默無(wú)聞的近岸海軍,主要擔負近海水域和周邊島礁的巡邏、護衛任務(wù),上述三級護衛艦排水量均不超過(guò)3000噸,屬于小型護衛艦。
冷戰結束后

韓國海軍
冷戰結束后,國際戰略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隨著(zhù)經(jīng)濟實(shí)力的不斷增強,海外利益的不斷拓展,更為重要的是,周邊鄰國特別是中、日海軍發(fā)展迅速,韓國政府加緊推行“自主防衛”建軍方針和“攻勢防御”國防戰略,韓國海軍也加快了由“沿岸防御”向“遠洋防御”的戰略轉變,其使命也從消極防御變?yōu)橹鲃?dòng)執行戰略威懾、奪取制海權、保護海上通道等進(jìn)攻型任務(wù),不斷增加裝備建設經(jīng)費。在驅逐艦方面,建造了一大批如KDX-1、KDX-2、KDX-3三級驅逐艦。在航母方面,建造了“獨島”號兩棲攻擊艦。等大、中型水面艦艇,還計劃2010年后能獲得兩艘中型航空母艦,組建類(lèi)似于日本海上自衛隊“八八艦隊”的遠洋作戰艦隊,一舉成為有影響力的東亞海上強國。在潛艇方面,15年前韓國幾乎沒(méi)有水下力量,但隨著(zhù)韓國引進(jìn)209艇后,又接連引進(jìn)德國214型AIP技術(shù)自行生產(chǎn)潛艇。韓國接連建造了15艘具有世界先進(jìn)水平的大型水面艦艇,KDX-2,KDX-3系列艦艇。艦隊編制
韓國海軍最高指揮單位為海軍本部,其下的海軍作戰司令部轄有艦隊司令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和第6航空戰團司令部,海軍總部設在忠清南道雞龍市,主要基地除釜山海軍作戰基地和鎮海海軍基地外,尚有東海、仁川、金山、木浦、蔚山、浦項以及濟州等基地。艦隊司令部設在鎮?;?,管轄三大艦隊,在和平時(shí)期同時(shí)為韓美聯(lián)合軍司令部下的“海軍構成軍司令部”,戰爭時(shí)期則是“韓美聯(lián)合海軍構成軍副司令部”。
第1艦隊

韓國海軍軍旗
駐江原道東海市,負擔東部海域-東海(即日本海)作戰警備區的巡邏警戒和防御作戰任務(wù),在鎮海、濟州、新村設有前進(jìn)基地,集中部署有韓國海軍大部分P-3C反潛機飛機。第1艦隊的責任海區地處前沿,作戰任務(wù)較重。KDX-1導彈驅逐艦1艘:廣開(kāi)土大王971,
蔚山級導彈護衛艦3艘:馬山955、慶北956、釜山959,
浦項級護衛艦9艘。巡邏艇若干。
第11驅逐艦戰隊
第12巡邏艦戰隊
第13高速艇戰隊
第1戰備戰隊
第1基地戰隊
第1軍需戰隊
第108早期警戒戰隊
第118早期警戒戰隊
第2艦隊
駐京畿道平澤市,負責西部海域-西海(即黃海)作戰警備區的巡邏警戒和防御作戰任務(wù)。由于守衛首都重要門(mén)戶(hù),作戰任務(wù)最重。
KDX-1導彈驅逐艦1艘:乙支文德972,
蔚山級導彈護衛艦4艘:漢城952、全南957、濟州958、清州961,
浦項級護衛艦8艘(天安艦已經(jīng)沉沒(méi))。巡邏艇若干。
第21驅逐艦戰隊
第22巡邏艦戰隊
第23高速艇戰隊
第2戰備戰隊
第2基地戰隊
第2軍需戰隊
第218早期警戒戰隊
仁川海域防衛司令部
第3艦隊
駐全羅南道木浦市。負責南部海域-朝鮮海峽(即對馬海峽)作戰警備區的巡邏警戒和防御作戰任務(wù)。艦隊除防止朝鮮滲透的任務(wù)外,還要對前方海域作戰集結與機動(dòng)提供支援,以及進(jìn)行近海防御。
浦項級護衛艦4艘,巡邏艇若干。
第31驅逐艦戰隊
第32巡邏艦戰隊
第33高速艇戰隊
第3戰備戰隊
濟州防衛司令部
第5混成戰團
駐鎮海。直屬海軍作戰司令部指揮,主要是協(xié)助第3艦隊負責南海海區作戰警戒任務(wù),同時(shí)負責對3大艦隊及沿海島嶼實(shí)施支援、補給運輸、并對東、西海域進(jìn)行戰時(shí)機動(dòng)支援。類(lèi)似于日本主力艦隊的機動(dòng)艦隊。
KDX-1導彈驅逐艦1艘:楊萬(wàn)春973,
KDX-2導彈驅逐艦2艘:忠武公李舜臣975、文武大王976,
蔚山級導彈護衛艦2艘:蔚山951、忠南953,
天池級艦隊補給艦:天池57、大清58、華川59,
浦項級護衛艦2艘。巡邏艇若干。
第51戰隊
第52水雷戰隊
第53登陸戰隊,
獨島級登陸艦等
第55軍需支援戰隊
海難救助隊(SSU)
第6航空戰團
駐慶尚北道浦項市,直屬海軍作戰司令部,是韓國的海軍航空部隊。主要任務(wù)是反潛、對艦、海上反滲透作戰。下轄2個(gè)飛行戰隊,整備戰隊、基地戰隊、訓練戰隊各1個(gè),擁有浦項(K-3)、鎮海(K-10)及木浦(K-15)三處海軍航空基地。裝備P-3C反潛機8架,超級大山貓反潛直升機30架,ALT-3云雀反潛直升機6架,500MD型反潛直升機25架
第61飛行戰隊
第62飛行戰隊
第63登陸機動(dòng)直升機戰隊
第609教育訓練戰隊
第6基地戰隊
第6軍需戰隊
第7機動(dòng)戰團
駐釜山,成立于2010年2月1日,是一支具備外海作戰能力,并可承擔海外派遣或海上航路防衛等任務(wù)的機動(dòng)艦隊,基本編制包括韓國唯一一艘7600噸級神盾驅逐艦世宗大王號、6艘KDX-2多用途驅逐艦,未來(lái)可依實(shí)際狀況編入獨島號兩棲攻擊艦、仁川級護衛艦、孫元一級AIP潛艇、P-3C反潛機及直升機等,戰力可匹敵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新八八艦隊。
第71機動(dòng)戰隊(釜山)備有世宗大王級驅逐艦、李舜臣級驅逐艦等
第72機動(dòng)戰隊(慶尚南道鎮?;兀?/p>
第9潛艇戰團
駐慶尚南道鎮?;?。1999年升格之前為第5混成戰團下的第57潛艇戰隊。下轄潛水艇戰隊、小型潛艇戰隊各1個(gè)。張保皋級常規潛艇9艘。小型潛艇3艘。未來(lái)還要采購214AIP型潛艇。
第91潛艇戰隊
第92潛艇戰隊
第93潛艇戰隊
第95潛艇戰隊
第99潛艇戰隊
第909教育訓練戰隊
主要武器裝備
類(lèi)別 | 級別 | 數量 | 舷號 |
驅逐艦 | KDX-1型廣開(kāi)土大王級 | 3艘 | DDG-971 廣開(kāi)土大王號 |
DDG-972乙支文德號 |
DDG-973楊萬(wàn)春號 |
KDX-2型忠武公李舜臣級 | 6艘 | DDG-975 忠武公李舜臣號 |
DDG-976 文武大王號 |
展開(kāi)表格先進(jìn)艦艇
獨島號直升機母艦

韓國海軍宙斯盾級驅逐艦電腦效果圖
該艦全長(cháng)199米,型寬31米,滿(mǎn)載排水量19000噸。比日本的“日向”級兩棲攻擊艦(17000)更大。韓國海軍接收第3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wǎng)報道,韓國海軍于2012年8月30日接收了第3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韓國海軍和國防采辦項目管理局稱(chēng),2009年9月建造的KDX-III“世宗大王”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西崖柳成龍”號。已經(jīng)進(jìn)行了長(cháng)達2年的海試和其它操作試驗。
KDX-III級驅逐艦全長(cháng)166米,型寬21米,排水量達7600噸,可搭載兩架中型直升機,可以30節的最大航速持續航行1000公里。該艦裝備的SPY-1D雷達能夠同時(shí)跟蹤500公里范圍內的1000個(gè)飛行目標。該艦裝備的MK41垂直發(fā)射系統以及韓國國產(chǎn)垂直發(fā)射裝置共可攜帶120枚導彈和魚(yú)雷。韓國海軍獲得對朝鮮海軍作戰能力的優(yōu)勢。據信朝鮮海軍擁有400艘戰艦,但大多數是小型老舊艦艇。
韓國官方還公布了將于2016年至2019年建造6艘5600噸級小型宙斯盾驅逐艦的計劃。
FFX型護衛艦計劃

韓國海軍
韓國海軍“FFX”造艦項目計劃在2020年前建造24艘新一代多用途護衛艦仁川級護衛艦?!叭蚀ā碧柺窃撆炌У氖着?,長(cháng)114米,寬14米,最大航速30節,滿(mǎn)載排水量3200噸,于2013年服役。本級艦采用了現代海軍艦船常用的平甲板、長(cháng)橋樓結構,較高的模塊化設計。仁川級護衛艦將取代韓國海軍老化的“浦項”級護衛艦和蔚山級護衛艦執行領(lǐng)海巡邏任務(wù)。歷任參謀總長(cháng)
大韓民國海軍參謀總長(cháng)列表
任次 | 姓名 | 簡(jiǎn)歷 | 任期 |
1 | 孫元一 | 1946年少領(lǐng)任官,中領(lǐng)晉升海岸警備隊總司令兼兵學(xué)校校長(cháng)1947年晉升大領(lǐng),準將1949年晉升為少將1952年晉升為中將1953年任國防部長(cháng)官? | 1948.09.05~1953.06.30 |
2 | 樸沃圭 | 中將 | 1953.06.30~1954.11.01 |
3 | 鄭兢謨 | 1946年副尉,大尉1947年少領(lǐng),中領(lǐng)1950年準將1953年少將1954年中將 | 1954.11.01~1959.02.28 |
4 | 李龍蕓 | 1949年任中領(lǐng)1947年少領(lǐng),中領(lǐng)1950年大領(lǐng)1954年準將1957年少將1959年中將 | 1959.02.23~1960.09.28 |
5 | 李成浩 | 1946.03.01:加入解放兵團1946.04.01:海軍少尉任官1949.09 - 1950.07.16: PC-701(白頭山)艦長(cháng)PF-66(臨津江)艦長(cháng)1957.08.25 - 1959.05.15:作戰參謀部長(cháng)1955 - 1960:后方參謀部長(cháng) | 1960.09.28~1962.09.28 |
展開(kāi)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