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基自治區(英文:Evenkiyskiy Avtonomnyy Okrug;俄文:Эвенкийс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曾是俄羅斯聯(lián)邦的一個(gè)獨立的行政單位,屬東西伯利亞經(jīng)濟區。根據2005年的公民投票,與泰梅爾(多爾干-涅涅茨)自治區于2007年1月1日合并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埃文基自治區面積767,600 km2,人口17,697(2002年),首府圖拉?!鞍N幕笔钱數刂黧w民族的稱(chēng)謂,亦即中國鄂溫克族。著(zhù)名的通古斯大爆炸發(fā)生在這里。

中文名

埃文基自治區

面積

767,600 km2

人口

17,697(2002年)

政府駐地

圖拉

行政類(lèi)別

自治區

所屬地區

東西伯利亞經(jīng)濟區

基本概況

埃文基自治區

埃文基自治區(英文:Evenkiyskiy Avtonomnyy Okrug;俄文:Эвенкийс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于1930 年12月10日成立,原隸屬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按照1992年聯(lián)邦條約和1993年俄羅斯憲法規定,成為俄聯(lián)邦的一個(gè)獨立的行政單位,屬東西伯利亞經(jīng)濟區。

自治區的土地面積為76.76萬(wàn)平方公里,占全俄的4.5%、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33%。

有拜基特(英文:Baykit;俄文:Байкит)、伊利姆佩亞和通古斯卡-丘尼亞(英文:Tunguska-Chunya;俄文:Тунгуска-Чуня)3個(gè)行政區、圖拉鎮(0.58萬(wàn)人)和20個(gè)村。自治區中心為圖拉鎮,距莫斯科5738公里,距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1630公里。

地理位置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位于俄羅斯的亞洲中部,北緯51度-81度,東經(jīng)78度-113度。從北冰洋一直延伸到南西伯利亞山脈(高度達2930米)。從北冰洋到薩彥嶺南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延伸幾乎3000公里,從西到東最寬處為1200公里。西伯利亞主干線(xiàn)在其境內長(cháng)650公里。邊疆區的最北點(diǎn)是切柳斯金角,位于北緯77.41°,是俄羅斯也是亞洲大陸的最北點(diǎn)。

埃文基自治區